寄张风泉侍御

贵阳天马远行空,元是兰台鲍氏骢。
未奉谈犀恒北望,忽传书鲤到南中。
龙筋旧识文成丽,蟹爪争看定武工。
谁道停云形影隔,戍楼明月梦魂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张风泉侍御》是明代杨慎的作品,杨慎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杨慎,明代四川新都人,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翰林修撰。因大礼议事件,遭廷杖后被遣戍云南永昌卫,在滇南期间曾参与平定叛乱。他博览群书,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为第一。尽管有援据博而不免有误的情况,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仍然独树一帜。

  2. 诗歌原文:贵阳天马远行空,元是兰台鲍氏骢。未奉谈犀恒北望,忽传书鲤到南中。龙筋旧识文成丽,蟹爪争看定武工。谁道停云形影隔,戍楼明月梦魂通。

  3. 诗歌赏析:杨慎的《寄张风泉侍御》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杨慎对于远方故人的怀念之情。首联写贵阳的天马象征着远行的使者。颔联通过“未奉谈犀”和“忽传书鲤”两个意象,描绘了书信往来的情境,反映了作者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颈联则通过龙筋与蟹爪的比喻,展现了书信传递时的不同感受,以及书信对于彼此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尾联以“戍楼明月”作结,暗示了无论距离多远,月光下的人儿总能在梦中相见,表达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不变的情怀。

杨慎的《寄张风泉侍御》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也是对其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艺术再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了解杨慎的文学成就,还能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