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篇寄用贞懋昭

浑河流水桑干潮,何年伐石架长桥。玄鼍窟近填乌鹊,沧海波平上赤霄。
寻源知近远,浩浩鸿流满。平连太液池,迥接昆明苑。
帝里神皋紫气中,天江析木银淇通。涧瀍卜洛应相并,灞浐朝宗讵可同。
星传云槎下城阙,电逝飙驰交冀越。桥外车音响若雷,桥畔阑干明似月。
可怜杨柳袅晴烟,才见藏鸦又噪蝉。东西沟水分岐路,南北烟霜感岁年。
沉璜使者辞芳甸,联壁才人遥出饯。别浦清沙漾縠纹,回溆秋涛收组练。
飞盖临风缓去旌,青门落日彩霞生。悬知濯锦江边梦,转见卢沟河上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河桥篇》

在明代,有一位诗人名叫杨慎。他的作品《河桥篇寄用贞懋昭》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透露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浑河流水桑乾潮,何年伐石架长桥。”这句诗描绘了河流的浩瀚无垠和桥梁的雄伟壮观。河水如丝带般流淌,而那座长桥则如同连接天地之间的桥梁,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玄鼍窟近填乌鹊,沧海波平上赤霄。”诗句中,诗人将自然界中的神秘生物——玄鼍(即鳄鱼)和乌鹊,以及广袤无垠的大海,都融入了自己的创作之中。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

“寻源知近远,浩浩鸿流满。”诗人通过对河流源头的探寻,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他的这种探索精神,也体现在他对人生、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

“平连太液池,迥接昆明苑。”诗中还描绘了京城的美景,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对古代建筑风格的熟悉。

“帝里神皋紫气中,天江析木银淇通。”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北京城的宏伟壮丽,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星传云槎下城阙,电逝飙驰交冀越。”诗中最后一句,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展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科技进步的向往。

这首《河桥篇寄用贞懋昭》让我感受到了杨慎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他的诗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