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效东坡作

归去来兮,半生歧路,天涯南北西东。弋人何慕,造化任冥鸿。曾是先朝执戟,今衰矣、白首扬雄。休点检,并游英俊,五相一渔翁。
丹衷。举头望,长安万里,一朵云红。把致君尧舜,付与诸公。赢得老身强健,尽驱使、明月清风。浣溪畔,先生醉也,拍手笑儿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慎的《满庭芳·效东坡作》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和时代印记的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简介
  •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博南山人、升庵老人等。他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和政治家,因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历史知识而闻名于世。
  1. 诗词原文
    归去来兮,半生歧路,天涯南北西东。弋人何慕,造化任冥鸿。曾是先朝执戟,今衰矣、白首扬雄。休点检,并游英俊,五相一渔翁。
    丹衷,举

  2. 主题思想

  • 在这首诗中,杨慎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无奈和感慨。诗中的“半生歧路”形象地描述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 “弋人何慕,造化任冥鸿”透露出他对命运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然法则的顺应。
  • 通过对比昔日的荣耀与现在的落寞,诗人抒发了对自己过去成就的怀念和对未来可能的悲观。
  • 整首词流露出一种对功名利禄淡泊的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
  •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探索。

杨慎的《满庭芳·效东坡作》不仅是一首具有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首能够引发读者深思的历史诗篇。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人们在品味古典诗词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脉动和文化的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