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如来神影,青莲居士新词。普陀岩瞑八功池。宛与昆明相似。
瑞霭锦云团盖,祥光宝月圆规。醍醐乳酒注军持。听取长生莂记。
西江月 · 画观音寿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江月·画观音寿意》是由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词。在这首词中,杨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中观音像的神态与昆明山水相得益彰,其周围祥云缭绕,宝月高悬。
词的第一句“金粟如来神影”,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金粟如来的神圣形象在画面中若隐若现,仿佛随时会从画中走出。第二句“青莲居士新词”则引入了青莲居士这个角色,他可能是这幅画作的创作者或者画家本人,以青莲居士自居,表明他对画艺的自信和热爱。第三句“普陀岩瞑八功池”,描述了画中场景的地理位置——普陀山,以及该地的八功德池。第四句“宛与昆明相似”,表达了画作所绘景色之美,仿佛与云南昆明的美丽风景相得益彰。
词中的“瑞霭锦云团盖,祥光宝月圆规”,不仅描绘了画面上云彩和月亮的美妙形态,还暗含着吉祥如意、圆满和谐的美好寓意。“醍醐乳酒注军持”一句,可能指的是画中的佛教元素,比如佛前的供品或僧人的形象,暗示着一种宗教的庄重氛围。而“听取长生莂记”,则传达了观者对这幅作品背后所蕴含的长寿祝愿的珍视与倾听。
《西江月·画观音寿意》不仅是一首描写绘画艺术的诗词,更是一幅充满宗教色彩和文化内涵的艺术杰作。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当时的审美趣味,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