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深禅师

吸尽西江懒出关,我来非是为偷闲。
风生松院不知暑,云净竹房空见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深禅师》是明代诗人黄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据《双槐岁钞》记载,黄瑜在景泰年间以乡荐入太学,但上六事不报而归老香山,期间植槐构亭,吟啸其间。因此,可以推测《赠深禅师》这首诗可能是在黄瑜归老香山时期所作的。
  2. 原文赏析:这首诗的原文“吸尽西江懒出关,我来非是为偷閒。风生松院不知暑,云净竹房空见山。”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首句“吸尽西江懒出关”,形容作者对于尘世的超然态度,不愿轻易涉足世间纷扰。次句“我来非是为偷閒”则表达了一种不为闲暇所困的心境。第三句中的“风生松院不知暑”,展现了松院中清凉的氛围,使人忘却夏日的炎热。末句“云净竹房空见山”,则让人通过窗户看到了远处的山峦,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深远。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3. 主题思想:从诗的内容来看,此诗主要表现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界的超然。
  4. 艺术手法: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技巧,如“吸尽西江”,“我来非是为偷閒”,这些生动的词汇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诗歌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简洁明了,便于传颂。
  5. 文学价值:《赠深禅师》作为黄瑜的代表作品,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了解《赠深禅师》的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也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的艺术魅力。黄瑜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这种情感是许多文人墨客所共有的。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于自然美的赞美。

《赠深禅师》不仅是黄瑜个人情感与思想的抒发,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魅力,以及文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