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山

微雨净山绿,赏心投鹤群。
拂藓憩幽洞,松花如密云。
龙湫接狮滘,石濑时远闻。
野烟湿苔径,牛羊下斜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洲山》是由明朝文学家黄瑜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背景:黄瑜,字子瑜,号石田,明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文徵明、沈周、唐寅并称为“吴中四才子”。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尤其是他的山水画,对后世的文人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作品原文:《长洲山》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黄瑜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描写细腻入微,如“微雨净山绿,赏心投鹤群。拂藓憩幽洞,松花如密云”等句子,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3. 艺术特色: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色是其情景交融的手法。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体验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例如,“微雨净山绿,赏心投鹤群”一句,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色的清丽,还表达了诗人在此景中的心灵愉悦。
  4. 文化价值:《长洲山》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不仅是黄瑜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也是研究明代乃至整个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重要资料。它展示了明代诗歌的风貌,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环境、文人心态以及艺术风格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5. 后世影响:尽管《长洲山》本身并未广为流传,但黄瑜的其他作品如《游天台山》、《过龙兴寺》等则被广泛传颂。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来的文人墨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经典。

《长洲山》不仅是黄瑜诗歌才能的展现,更是明代文人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的一种体现。通过欣赏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心态和生活状态。同时,这首诗也提示了人们对于自然美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