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丙午扈驾巡边途中感兴

膏车度重关,重关路漫漫。两厢既充轫,四牡何盘桓。
翘首望前{車丸},迢迢不可攀。任重难为力,临歧发长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宣德丙午扈驾巡边途中感兴》是明代诗人杨溥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杨溥的文学天赋,还体现了他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力量。

诗中“策马登崇冈,一览洞八荒”两句,描绘了皇帝在重关路上驰骋的情景,通过这种生动的视觉形象,读者仿佛能看到皇帝英武的身影和远眺的眼神。《膏车度重关,重关路漫漫》进一步扩展了这一场景,强调了路途的漫长与艰辛,而“两厢既充轫,四牡何盘桓”则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手法,表达了皇帝对前方道路的迟疑与犹豫。

“山川限南北,华夷有定疆”这两句,深刻反映了古代中国地理的封闭性和国家的界限意识。通过对比商周的盛世与秦隋的远略,诗人揭示了不同朝代治国理念的变迁及其引发的社会动荡,从而引发人们对历史上各种政治策略的反思。

诗中的“猗欤商周盛,以德为保障”以及“秦隋勤远略,祸乱起萧墙”,则是对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统治者治国理念的批判和肯定。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历史知识,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和个人修养的独到见解。

整首古诗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还蕴含了对当前政治状况的隐喻。诗中对皇帝御驾亲征的描述,可以视为对当时国家政治状况的一种隐喻,暗示着国家需要更明智、稳健的领导者来维护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宣德丙午扈驾巡边途中感兴》不仅是杨溥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研究明代文化、历史和政治不可或缺的文本。通过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感受到杨溥高超的文学造诣,还能深入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