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玉乳

谁将神斧破巑岏,洞府宏开胜事存。
叠乳参差垂溜滴,重云缥缈隔尘喧。
何年药鼎销丹火,几处琪花映洞门。
为有岩岩真气象,遂令芳誉永无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崆峒玉乳”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尊出土于商代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的汉代白玉佛像。此佛像高约97.5厘米,宽约54.5厘米,厚约10厘米,其铭文为阴刻行楷9行,共116字,记载了佛像的发现与捐赠经过。以下是关于“崆峒玉乳”的相关介绍: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商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一时期,中国各地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等工艺水平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崆峒玉乳”作为汉代的佛教文物,其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历史意义,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和宗教内涵。

在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中,玉器不仅是礼仪用品,更是佛教信徒表达虔诚和敬意的象征。佛教传入中国后,玉器成为了传播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崆峒玉乳”作为佛教文物,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汉代佛教的传播、佛教艺术的发展以及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具有重要价值。

“崆峒玉乳”作为一件汉代的佛教文物,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反映了汉代佛教艺术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也体现了汉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