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方洲

□发灵峰上,平分蔓萃湖。
云闲浮野树,日暖浴沙凫。
花落流飘锦,石横浪搏珠。
只缘贪胜迹,□日负诗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方洲》是明朝诗人黄廷用的作品,其内容主要涉及作者对地方景观和文人雅兴的描绘。《题方洲》不仅体现了明代文学的特色,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以下将详细介绍《题方洲》:

  1. 作者简介
  • 生平背景:黄廷用,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他生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黄廷用在嘉靖十二年(1533年)中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及第,并被选为庶吉士。
  1. 作品原文
  • 《题方洲》全文如下:
方洲佳境胜,方丈小楼深。  
野色入诗思,湖光通画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方洲的自然美景与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通过对方洲风光的细腻捕捉,展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审美追求。

  1. 作品注释
  • 词义解析: “方洲”指的是位于江南的一个小型湖泊或岛屿,因形状如正方形而得名;“佳境胜”则形容此地的风景优美,引人入胜。
  • 诗句解读: 第一句“方洲佳境胜”,通过“胜”字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地方的高度赞赏。第二句“方丈小楼深”中的“方丈”通常指寺庙中的正房或中心建筑,而这里可能指一个幽静的小亭或者私人藏书楼,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深度;“小楼深”则增添了一种深邃静谧的氛围。第三句“野色入诗思”说明自然景色触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使他的诗思如野花般自然生长,充满了诗意。最后一句“湖光通画心”则表达了湖水的美丽景象激发了画家的创作热情。
  1. 文化赏析
  • 文学价值: 此作不仅是一首风景诗,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歌。它通过对方洲美景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1. 写作背景
  • 黄廷用的仕途经历颇为坎坷,他曾因直言而被降职,后又被调回衡州府担任通判。在这段经历中,他或许多次游览过方洲,因此创作此诗时,他可能深受方洲美景的启发,从而有了如此生动的描写。
  1. 社会影响
  • 尽管黄廷用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但他的文学作品却广受赞誉。他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远的内涵,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 《题方洲》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黄廷用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
  1. 现代价值
  •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黄廷用的这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的作品提醒我们珍惜自然之美,关注心灵健康,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黄廷用的《题方洲》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仅体现了黄廷用本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明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