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同上帝城楼,楼上春云紫气浮。
列殿层宫铺日色,长河素浐抱春流。
星辰斜拂苍龙角,霄汉□临金爵头。
魏武丽谯堪一笑,曾如今日赋瀛洲。
春日偕友人登崇文楼
介绍
《春日偕友人登崇文楼》是明代诗人黄廷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该诗歌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黄廷用,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是福建莆田人。黄廷用在嘉靖十四年考中进士,后选为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任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等职。然而,因受言官弹劾而被迫辞官归乡,历经倭寇入侵的苦难后,才得以回归。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官场到隐居的转变,这种经历让他在诗歌创作中展现出独特的情感和思考。
诗歌原文与赏析:这首诗以“春日偕友人登崇文楼”为主题,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起登上崇文楼的壮丽景色。诗中的“朝回”暗示着早晨归来的情景,而“更上”则表达了继续前行的决心。诗句“万里乡关云外是,九重宫阙日中浮”生动地展现了崇文楼上远眺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壮阔感。
历史背景与影响:黄廷用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经历,还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在明朝中后期,文人面临着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双重压力,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个人理想追求。黄廷用的诗歌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表现赢得了后人的认可和赞赏。
作品的艺术特色:黄廷用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善于捕捉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之间的和谐共鸣。在《春日偕友人登崇文楼》中,他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山川大地、宫廷建筑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读者与鉴赏建议:《春日偕友人登崇文楼》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值得一读,更因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成为研究和鉴赏的对象。对于读者而言,了解黄廷用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而深入的文学分析和审美体验则是提升鉴赏水平的关键。
《春日偕友人登崇文楼》不仅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文本之一。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背景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