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飞六月莽生寒,病骨那堪强据鞍。
万里飘零馀短剑,几人惨澹惜南冠。
邹阳梁狱书堪上,李白浔阳泪未干。
慷慨侍臣争折槛,书生名已动长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霜飞六月莽生寒,病骨那堪强据鞍。
万里飘零馀短剑,几人惨澹惜南冠。
邹阳梁狱书堪上,李白浔阳泪未干。
慷慨侍臣争折槛,书生名已动长安。
《庚子季夏劳梁钟三孝廉吴别驾奉逮北行怆然有感》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甲子岁首,余东游至海陵,与李元瑜、房融、虞通、薛君玉等会于梁郡之钟山,因游梁钟观,遂赋此诗。
庚子季夏,劳梁钟三孝廉吴别驾奉逮北行,怆然有感。
昔闻钟山下,钟声闻九天。
云霞隐其下,日月照其间。
时闻仙乐响,妙舞来风烟。
今闻贤人出,高名动京师。
我心如悬磬,空愧非所钦。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钟山的美景以及文人雅士的风流韵事。诗中的“钟”指的是钟山的钟鼓楼,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据传说,南朝齐武帝萧赜为了庆祝永明九年(491年)迁都建康(今南京),在钟山南麓建造了这座宏伟的钟楼和鼓楼,以显示皇帝的权威。钟楼和鼓楼因此成为了南京的象征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