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明子山亭憩五棱树下

认云寻野趣,步屧烟萝轻。
径曲疑无路,林深更有情。
五棱垂幄翠,双眼入丹青。
倚石方长啸,又闻啼鸟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明子山亭憩五棱树下》是明朝诗人黄公辅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登上明子山亭,在五棱树旁休息时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
  • 认云寻野趣,步屧烟萝轻。径曲疑无路,林深更有情。
  • 五棱垂幄翠,双眼入丹青。倚石方长啸,又闻啼鸟声。
  1. 诗歌解读
  • 认云寻野趣,步屧烟萝轻。:这里描述了诗人通过云来寻找野外的乐趣,以及他轻松地步行在被烟雾笼罩的森林中。这里的“认云”暗示着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步屧烟萝轻”则传达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 径曲疑无路,林深更有情。:这里的“径曲疑无路”反映了诗人对未知的探索和好奇,而“林深更有情”则表达了对大自然深深的热爱和感慨。
  • 五棱垂幄翠,双眼入丹青。:诗人通过对五棱树的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这里的“双瞳入丹青”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如同绘画一般美丽。
  • 倚石方长啸,又闻啼鸟声。:这部分描绘了诗人倚靠在石头上,放声长啸的情景,同时也听到了鸟儿的啼鸣,这种声音让诗人感到愉悦和宁静。
  1. 艺术特点
  • 语言精炼: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一句都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色彩。
  • 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 主题明确: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主题鲜明且深入人心。

《登明子山亭憩五棱树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对自然的颂歌,是对生活中简单美好事物的赞美。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精湛的艺术手法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成为了明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