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公馀独倚栏,阴森花木媚人繁。
薇开阁畔花翻紫,鸟弄枝头舌转端。
借此差堪消溽暑,伊谁更与共盘桓。
凌晨又向常城去,劳碌繇来只一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偶得公馀独倚栏,阴森花木媚人繁。
薇开阁畔花翻紫,鸟弄枝头舌转端。
借此差堪消溽暑,伊谁更与共盘桓。
凌晨又向常城去,劳碌繇来只一官。
《辰州后阁偶成》是明代诗人黄公辅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黄公辅在荆州听闻寇警,迅速返回常武,因此创作了《辰州后阁偶成》来表达他对战事的关注和对生活的感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忧国忧民之情怀,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内容:《辰州后阁偶成》描绘了诗人偶得闲暇之余独自倚在栏干上时的景象。诗中的阴森花木和翻紫的薇花,鸟弄枝头的舌端转动,都给人以宁静而美好的感受。诗人借助这些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于消暑的惬意以及与谁共享闲暇时光的渴望。
艺术特色:《辰州后阁偶成》在艺术表现上,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寓情于景,将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入大自然之中。诗中运用了一些典型的意象,如“阴森”、“翻紫”等,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态美。此外,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明代文人诗歌中的佳作。
《辰州后阁偶成》不仅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文人抒情言志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