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衔湖北

轻帆拟向豫章西,忽入新纶下碧溪。
岂是桃芳仙可问,只因地僻拙堪栖。
马蹄还认归时路,鸿爪犹存旧日泥。
其奈日惭鼯枝短,救时何以慰苍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加衔湖北》是明朝诗人黄公辅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黄公辅(?—?),字元吉,号东瓯,福建莆田人。他在明代文学上有一定的成就,与杨慎、唐寅等文人交往密切。
  1. 诗歌原文
    轻帆拟向豫章西,忽入新纶下碧溪。
    岂是桃芳仙可问,只因地僻拙堪栖。
    马蹄还认归时路,鸿爪犹存旧日泥。

  2. 诗句解析

  • 轻帆拟向豫章西:轻快的帆船准备驶向豫章的西边。豫章指的是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位于江西西部。
  • 忽入新纶下碧溪:忽然进入了一条新修的河流,这条河流淌在清澈的碧色溪流中。
  • 岂是桃芳仙可问:难道是桃花盛开之地可以寻求仙境吗?这里的“桃芳”可能指的是自然美景或是某种象征。
  • 只因地僻拙堪栖:只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偏僻而适合居住和栖息。
  • 马蹄还认归时路:马儿还能辨认出回家时的道路。这里的“马蹄”可能隐喻着作者自己的足迹或回忆。
  • 鸿爪犹存旧日泥:大雁的爪印仍然留有当年的痕迹。这里暗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1. 作品赏析
  •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通过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描述,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轻帆、新纶、桃花、马蹄等,这些意象都富有画面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
  1. 写作背景
  • 黄公辅生活在明朝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和文化氛围较为开放,文人墨客的创作活动较为活跃。因此,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文学作品,从而受到各种风格的启发。
  • 黄公辅在官场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歌创作也可能受到官场经历的影响。
  1. 文化意义
  • 《加衔湖北》不仅展示了黄公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家乡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依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 在文学史上,这首诗的地位虽然不如一些大家之作,但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研究明代文人心态和创作特点的重要文献。

《加衔湖北》作为明代诗人黄公辅的代表作品,不仅因其精湛的艺术手法而受到后世赞誉,更因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而被人们所传颂。这首诗不仅是黄公辅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文人对于家国情怀的一种体现,是研究明代文化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