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日早行苦寒

冰凝水面雪遍歧,盐撒空中拂柳枝。
寒午宿禽栖尚稳,履端行客迹还稀。
陇头无使青梅树,雪上何人披鹤衣。
愿借天边红日丽,负暄乘暖到京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正月初二日早行苦寒》是明代诗人黄公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下行走的艰辛与对温暖归程的渴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黄公辅,字振玺,号广东新会人。他在明朝万历四十四年考中进士,曾做过御史,因直言不讳得罪了魏忠贤而被罢官。后来他升任江西参政,管理宝庆地区,有政绩。

  2. 诗歌原文:冰凝水面雪遍歧,盐撒空中拂柳枝。寒午宿禽栖尚稳,履端行客迹还稀。陇头无使青梅树,雪上何人披鹤衣。愿借天边红日丽,负暄乘暖到京畿。

  3.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正月初二日早行苦寒”为题,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严寒中的旅途情景。首句“冰凝水面雪遍歧”,形象地表达了天气的寒冷和道路两旁积雪的景象。接下来的句子“盐撒空中拂柳枝”、“寒午宿禽栖尚稳”、“雪上何人披鹤衣”,进一步展现了环境的严酷和行者的孤独。最后两句“愿借天边红日丽,负暄乘暖到京畿”,表达了诗人对温暖归程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正月初二日早行苦寒》作为一首描写明末官场生活的七言律诗,不仅展示了黄公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明代的社会背景以及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