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亭赏花

东风淡荡散溪湾,吹送春光也不悭。
儿报花开催我看,我携酒伴趁花闲。
香情艳意容狂叟,绿态红妆入醉颜。
非是年来归计早,那从频赏向林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亭赏花》是明代诗人黄公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背景:《水亭赏花》的作者是黄公辅,他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黄公辅的作品多反映了他的个人情感以及对自然美的感受,因此这首诗也很可能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2. 诗歌原文
    东风淡荡散溪湾,吹送春光也不悭。
    儿报花开催我看,我携酒伴趁花闲。
    香情艳意容狂叟,绿态红妆入醉颜。
    非是年来归计早,那从

  3. 诗歌内容: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春天里与友人一同赏花的情景。诗中描绘了春风拂过溪湾带来的美景,以及花儿开放时的欢快气氛。诗人还提到带着酒意和朋友一同赏花的悠闲生活,以及花朵的美丽和色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意象。通过对春天景色和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诗中的用词如“东风”、“春光”等,都充满了诗意,使得整首诗读来令人感觉舒适宜人。

  5. 文化意义:《水亭赏花》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它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水亭赏花》不仅是黄公辅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进一步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