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地檐前趁晚凉,幽怀相与叹流光。
思危自觉一心折,行远空余双鬓苍。
风景久成人惯习,卷舒堪笑此颠狂。
世间翻覆都休道,只可坚吾百炼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席地檐前趁晚凉,幽怀相与叹流光。
思危自觉一心折,行远空余双鬓苍。
风景久成人惯习,卷舒堪笑此颠狂。
世间翻覆都休道,只可坚吾百炼刚。
。
《和大司马联峰先生诗二首》是清代诗人王夫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题为“与大司马联峰先生诗二首”,其中第一首的前两句为:“风流自古多奇士,笔力从来独擅名。”第二首的前两句为:“一叶知秋寒未尽,三杯得酒兴方浓。”
王夫之(1619年3月5日—1672年),字而训,号姜斋、浙宁生、船山。汉族,湖南邵阳人,清初经学家、史地学家、哲学家、文艺批评家,与黄宗羲、顾炎武、唐甄并称中国明末清初“四大儒林”。王夫之在文学上主张标新立异,“独抒性灵”,反对模仿。他提倡作家要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感情,在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