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斯邂逅,一叶报新秋。
名姓谁知道,心情见尔俦。
盍簪如有像,丽泽复何求。
珍重朋来义,相期到白头。
看花联句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看花联句其二》是明代诗人杨爵创作的一首七言排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与友人相聚的愉悦之情。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作者简介:
- 杨爵,字伯珍,一字伯修,明陕西富平人。杨爵二十岁始读书,边耕边读,后成为进士,曾任行人、御史等职,并在湖广见到饥民生活后,上书皇帝提出建议。他的诗作中常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热爱。
- 诗歌原文:《看花联句 其二》
- 与君斯邂逅,一叶报新秋。名姓谁知道,心情见尔俦。
- 盍簪如有像,丽泽复何求。珍重朋来义,相期到白头。
-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篇开头便描绘了与友相聚的场景,以及新秋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中。通过“一叶报新秋”这一生动画面,展示了秋天的丰富色彩和生机。
- 情感深沉:诗句“名姓谁知道”和“心情见尔俦”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相遇时刻珍贵感的珍惜。这种表达不仅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 寓意深远: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诗人传递了与友人相聚的愉快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尾处“珍重朋来义,相期到白头”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望。
- 文学影响:
- 对后世的影响:杨爵的《看花联句》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这种情感表达和哲思的融合,使得其作品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 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作,其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风貌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杨爵的诗歌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看花联句其二》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杨爵的才华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也在哲学上引发了关于人生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