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得春光早,花因日色迟。
诵公诗自得,嗟此意谁知。
隐几瑟绵裌,销愁仗酒卮。
风寒氛祲里,灵雨到何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鸟得春光早,花因日色迟。
诵公诗自得,嗟此意谁知。
隐几瑟绵裌,销愁仗酒卮。
风寒氛祲里,灵雨到何时。
《春阴诵杜诗有感》是明代诗人黄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
黄佐,字才伯,世称“泰泉先生”,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正德辛巳(1521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佥事、广西学政,因母病辞官归家。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翰林编修兼左春坊左司谏。不久,晋侍读掌南京翰林院,擢南京国子祭酒。历官至少詹事兼翰林学士,为忌者劾罢,弃官归养,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著有《论学书》《论说》《东廓语录》《乐典》及《泰泉集》等。
诗歌原文:
鸟得春光早,花因日色迟。
诵公诗自得,嗟此意谁知。
隐几瑟绵裌,销愁仗酒卮。
风寒氛祲里,灵雨到何时?
《春阴诵杜诗有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黄佐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