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伦彦周侍御

青藜灯火同高阁,皂盖声华独内台。
日月只随燕树转,云山长羡粤鸿回。
劳劳世事关蓬鬓,黯黯离怀付酒杯。
姜被莱衣荣子去,风江烟艇待谁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伦彦周侍御》是明代诗人黄佐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简介:黄佐(1490-1566年),字才伯,号泰泉先生,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在明正德辛巳(1521年)中进士,之后进入仕途,历任江西佥事、广西学政等职。由于母亲病重,他辞职归家,嘉靖十五年(1536年)再次入仕,后因忌者弹劾而被迫辞官。黄佐在政治生涯中曾担任过多种官职,包括翰林编修、南京国子祭酒等,最终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怀,著有《论学书》《论说》《东廓语录》《乐典》及《泰泉集》等作品。

  2. 诗歌原文
    青藜灯火同高阁,皂盖声华独内台。
    日月祇随燕树转,云山长羡粤鸿回。
    劳劳世事关蓬鬓,黯黯离怀付酒杯。
    姜被莱衣荣子去,风江烟艇待谁来。

  3. 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感慨。首句“青藜灯火同高阁”,描绘了一幅官员们夜晚勤政的情景,而“皂盖声华独内台”则暗示了外官与朝堂的高墙相隔,象征着权力与个人的疏离。接着“日月祇随燕树转,云山长羡粤鸿回”,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在表现个人情感方面,“劳劳世事关蓬鬓,黯黯离怀付酒杯”直接揭示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官场沉浮的哀愁。最后两句“姜被莱衣荣子去,风江烟艇待谁来”,更是表达了一种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悲凉情绪,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1. 主题意义
    通过对《别伦彦周侍御》的分析可以看出,该诗不仅是黄佐个人情感的抒发,更蕴含了深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它反映了明代官场的复杂人际关系以及文人在社会中的挣扎与抗争。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也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别伦彦周侍御》作为黄佐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还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政治风貌和个人命运。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欣赏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