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寄怀程参戎

忆昨欢娱同见招,独能无意向渔樵。
揽环结佩相终始,人事音书漫寂寥。
细马时鸣金腰袅,将军只数汉嫖姚。
天涯春色催迟莫,只在忠良翊圣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晚寄怀程参戎》是明代诗人黄佐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
  • 黄佐(1490-1566年),字才伯,世称“泰泉先生”,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正德辛巳(1521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佥事、广西学政,因母病辞官归家。
  1. 诗词原文
    忆昨欢娱同见招,独能无意向渔樵。
    揽环结佩相终始,人事音书漫寂寥。
    细马时鸣金腰袅,将军只数汉嫖姚。
    天涯春色催迟莫,只在忠良翊圣朝。

  2. 诗词赏析

  •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孤独生活的感慨。通过对过去与现况的对比,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 意象描绘:诗人通过“金腰袅”和“汉嫖姚”等意象,传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期待。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对比和反衬的艺术手法,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1. 历史背景
  • 创作时代:这首诗作于明朝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个人情感。
  • 作者经历:黄佐在官场上的沉浮和辞官归家的经历,为这首诗增添了更多的历史感和哲理性。
  • 文学价值:作为明代的诗歌作品,《岁晚寄怀程参戎》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

《岁晚寄怀程参戎》不仅是一首表达了个人情感的诗词,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历史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