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行赠张伯诲将军

蓟门三日风日黄,惊尘涨天归路长。禁柳条寒半欲折,边榆叶稀天欲霜。
将军角弓控不发,枥上鸣镳动咆哱。玉帐高褰瀚海云,朱旗半掩孤城月。
城头落月照皇都,万家漠漠秋烟孤。暮天军中一事无,蹴鞠笑踏红氍毹。
绣帘银烛夜惨淡,仰视河汉西南趋。乳皮薤白金城酥,满堂醉客争樗蒲。
将军大呼一掷万,袒臂已觉无全胡。天子但顾西南隅,穷荒萧条八月雪,鸣雁哀叫胡雏呼。
云中古戍烽堠紧,渔阳劲卒胆气粗,天山茫茫白草枯。
文皇遗铁生紫翠,至今群胡不敢动,侧目啮指空惊吁。
英雄出塞薄万里,龟兹于阗入版图。君不闻北斗之下为中国,太宗灭蛮心未休,翠华却过北斗北。
千秋仰见肇造难,万古长沙泪沾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蓟门行赠张伯诲将军》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由明朝诗人杨承鲲创作。

该诗作以壮丽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边疆将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描绘风日黄、禁柳条寒、边榆叶稀等景象,以及将军角弓、枥上鸣镳等细节,生动地传达了作者对战乱中的边防将士的同情与赞美。诗中不仅体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更蕴含着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定与人民福祉的关注。此外,诗中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是研究明代文学和军事文化的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