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道楼怀石山公

绿发称生今秃翁,道楼犹自故时雄。
伤心十载论交地,极目千峰洒泪中。
碧海还生杯底月,青山不断笔头风。
通家幸汝诸贤在,惭愧知音负乃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道楼怀石山公》是明朝诗人黄克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接下来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黄克晦(1475—1538),字元明,号潜道人,明代文学家、思想家。他是王阳明学说的重要传人,与王阳明及其学派有着深厚的关系。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及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1. 诗歌原文
    绿发称生今秃翁,道楼犹自故时雄。
    伤心十载论交地,极目千峰洒泪中。
    碧海还生杯底月,青山不断笔头风。
    通家幸汝诸贤在,惭愧知音负乃公。

  2. 诗意解析

  • 绿发称生今秃翁:这句诗通过对比“绿发”(年轻时)与“今秃翁”(老年)来表达时间变迁带来的沧桑感。
  • 道楼犹自故时雄:意指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保持着当年志向的豪迈和壮志未酬的遗憾。
  • 伤心十载论交地:“伤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哀愁,“十年”暗示了长时间未见,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极目千峰洒泪中:“极目”形容诗人目光远望的景象,而“洒泪中”则表达了内心的悲凉和不舍。
  • 碧海还生杯底月:用“碧海”和“杯底月”象征永恒,表示对朋友的思念如同海上明月永不消逝。
  • 青山不断笔头风:以“青山”比喻朋友的形象,而“笔头风”暗喻思念之情连绵不断。
  • 通家幸汝诸贤在:表达了希望朋友们能够相聚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
  • 惭愧知音负乃公:最后一句表达了自知辜负了友人的期望和情谊之重。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整首诗中使用了许多自然意象,如山、海、月、风等,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深远的意境。
  • 韵律和谐:诗的节奏和韵脚都经过精心安排,使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真挚流露,无论是对逝去朋友的怀念还是对人生哲思的表达,都显得非常自然而感人。

《登道楼怀石山公》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着深邃哲理与人生感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