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山寺一首

学凤飞峦峻,如龙偃岫长。
午崖犹未日,秋洞不凋芳。
芝磴霞沾屐,林楼翠惹觞。
旷寥僧坐久,摘果供焚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石山寺一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大石山中游历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写景: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两句诗描绘了在山水之间行走,到达水的尽头时,坐下来观赏云彩升腾的景象。这里的“水”指代的是山间的溪流,“云”则是指飘渺不定的云雾。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心境,他仿佛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颔联抒情: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人钓鱼情景的欣赏,但却无法像他们一样亲自垂钓。这里,诗人以“羡鱼”为喻,表达了自己渴望有所作为但又不能如愿以偿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即真正的成就并非仅仅依靠外在的努力,而是需要内心的领悟和坚持。

颈联点题: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两句诗再次回到开头所描绘的场景,强调了诗人在山水之间的游历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领悟,即在面对困境时,应该保持冷静和淡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尾联总结:
“欲投人处宿,隔水抛莲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过夜的愿望,但又担心被他人拒绝。这里,“人处宿”指代的是有人居住的地方,而“隔水抛莲子”则是一种巧妙的比喻,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联系,共同探讨人生哲理。

《大石山寺一首》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游历经历,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