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茅山董炼师一首

师住华阳洞,别来音寂寥。
餐霞还妙质,将见大椿雕。
鹤举丹成日,鸡飞垆变朝。
王乔倘携侣,举手为相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茅山董炼师一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是作者在流放途中写给茅山的道士董炼师的。诗中李白用“白石烂烂复皎皎”等比喻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感情。

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

寄远山人董炼师

李白

君为邻家客,我隔云山居。

欲向白云期,相期碧岩书。

石床凉似水,松火夜生炉。

秋风吹鬓华,独鹤归何许。

君为邻家客,我隔云山居。

这是开篇,描绘了两位朋友的地理距离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彼此的思念之情。接下来两句“欲向白云期,相期碧岩书”,表达了他们希望在白云之上相聚,共同讨论学术或诗歌的愿望。这里的“碧岩书”可能指的是一种书信,通过书信进行学术交流。

第三句“石床凉似水,松火夜生炉。”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石头铺成的床凉爽舒适,夜晚则用松木燃烧的火光来取暖,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清幽的感觉。

最后两句“秋风吹鬓华,独鹤归何许。”则是表达出诗人自己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秋风扫过他的头发,让他感到岁月的流逝,而他的友人却不知道他在何处。这里的“独鹤归何许”可能是借用了典故,表示诗人对自己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担忧。

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深深的友情,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