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蝗一首

不见凤临国,惟看蝗蔽天。
休尽草田麦,留炊茅屋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迁蝗一首》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七言绝句,该诗描绘了蝗虫肆虐的农田景象。以下是该诗原文及翻译:

《宿迁蝗一首》
袁枚
蝗虫大如箕,飞过青草陂。
黄口啄禾稻,白足行沙泥。
人饥蝗亦饥,人死蝗亦死。
可怜一蝗也,百世不须治。

这首诗描述了蝗虫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状态。它们体型庞大,飞行能力极强,能够越过小溪和草地。当它们飞过时,会将绿色的水塘搅得浑浊不堪。

蝗虫的食物主要是禾苗,因此当它们大量繁殖时,就会对农田造成严重的破坏。诗人感叹道,人们饥饿时,蝗虫也会跟着饿死;人们死亡时,蝗虫也会死去。这说明蝗虫并不是无情的存在,它们同样有生命的存在。

诗人并没有因此感到绝望,反而认为这种蝗虫的存在是大自然的一种平衡。因为如果人们太过于依赖粮食,那么蝗虫的数量就会失控,从而导致更多的饥荒。所以诗人呼吁大家不要过于担忧蝗虫的问题,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人们的生死存亡。

《宿迁蝗一首》这首诗通过对蝗虫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类生活的关注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面对自然的变化和挑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