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郡国迎春一首

青阳淑气迎青野,彩仗朱轩斗骄冶。
红粉先垂燕子帘,侠儿早泛桃花马。
去年春望阖闾宫,今岁相看人不同。
总道芳樽邀绮日,难将衰鬓染春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郡国迎春一首》是明代诗人黄省曾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以下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黄省曾(1490-1540),字勉之,号五岳,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十年(1531)举人,未仕。好学,多藏书,曾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后倾心学诗于李梦阳。
  1. 诗作内容
  • 青阳淑气迎青野,綵仗朱轩斗骄冶。红粉先垂燕子帘,侠儿早泛桃花马。去年春望阖闾宫,今岁相看人不同。总道芳樽邀绮日,难将衰鬓染春风。
  1. 艺术特色
  • 华艳与真挚并存:黄省曾的诗歌以华艳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见长,同时不失真挚的情感表达。如诗中“总道芳樽邀绮日,难将衰鬓染春风”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岁月变迁带来的感慨。
  • 形象生动:黄省曾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语言来描绘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之中。
  1. 情感表达
  • 黄省曾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岁月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的“总道芳樽邀绮日,难将衰鬓染春风”表达了尽管年华老去,但依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 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哲学思考。
  1. 历史影响
  • 黄省曾的这首《观郡国迎春一首》,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观郡国迎春一首》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时光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黄省曾在诗歌艺术方面的造诣,也反映了明代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追求。

《观郡国迎春一首》不仅是黄省曾诗歌创作中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无论是对于诗歌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来说,《观郡国迎春一首》都是一部值得深入研读和欣赏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