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行一首

出西门,望颓阳。飘景渐堕辞高苍。生年那复得久长。
陈美酒,乐以康。弹丝理曲坐高堂。富贵何为旦夕煎心肠。
人言蜉蝣莫不怆以悲。人言朝菌莫不怆以悲。倏然人生,倏然人死,与死同归。
嬉戏为童儿,玉貌忽以摧。何用营营自苦早衰。
明日下黄泉,今夕不可知。殒绝俄顷间,长往谁与期。
妻子虽至亲,欲并不得随。当乐且为乐,不乐诚可嗤。
东家有高爵,金玉凌高山。伏辜于蛮方,遐窜不得还。
西家有豪侠,美女罗千□。放意穷娱乐,王侯气相干。
宁知昊天道,恶盈而好谦。怡然守蓬素,没齿心无惭。
盗蹠多黄金,伯夷饿青薇。烈士贵垂名,何惜死与饥。
千秋百岁后,谁能蔽光辉。寄谢垂衣子,操行宜勿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门行》是一首来自汉代的乐府诗,属于《相和歌辞·瑟调曲》。这首诗通过讲述人的生命短暂、长生不可得的主题,劝导人们及时行乐。以下是对《西门行》的相关介绍:

  1. 作者及背景
  • 作者:《西门行》的作者是汉代文人,具体生平不详,但可以推测为一位有影响力的诗人或文学家。
  • 历史背景:作为汉乐府作品,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是研究古代文化与文学的重要文献。
  1. 诗歌主题
  • 生命哲学:《西门行》表达了人生无常、及时享乐的思想。
  • 社会批判: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个体的无力感。
  1. 艺术特点
  • 语言表达:《西门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能够深刻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结构形式:作为乐府诗,它可能具有固定的曲调与韵律,使得诗歌在朗诵时更具感染力。
  1. 文学价值
  • 文化研究:《西门行》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研究汉代文学和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
  • 美学探索: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探索古代诗歌的审美特点及其表达技巧。
  1. 后世影响
  • 文学地位:《西门行》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被后世多次引用和传唱。
  • 教育意义:在文学教学中,这首诗常被用作教学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

《西门行》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品。通过了解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