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河流汤汤,万里扬波。蛟龙吼风,穹龟驾雨,碧浪吹嵯峨。
何不停桡辍席,与汀鸥以回息。茫然披发,竟触湍而携壶,萍翻沤没在顷刻。
蛾眉毕力悲长呼,长呼向天公不归,那思桃李争光辉。
投身赴公心敢违,万古羞杀湘江妃。室家一朝作飘瓦,世途险巇骨横野。
如何翩翩纨绮儿,云霄骑虎不得下。钟残漏尽运既徂,黄金不守泪空洒。
公无渡河一首
介绍
《公无渡河》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丰富象征意义的乐府诗。这首诗通过对一个痴狂者不顾危险过河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以下是对《公无渡河》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李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瑰丽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强烈的个人情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贺的作品中,既有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又有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这种矛盾的情感交织使得他的诗歌独具魅力。
创作背景:《公无渡河》是李贺借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作品。乐府原指古代音乐机构,后来泛指采集民间歌谣和乐曲以供朝廷演唱的官方机构。在汉代及以后,乐府诗成为汉乐府民歌的重要代表。这些民歌多取材于社会生活,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公无渡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李贺借乐府古题进行创作,通过描述一个狂夫不顾河水的危险独自涉水而过,他的妻子紧随其后却无法阻止其坠河而死的故事,表达了一种悲怆和无奈之情。
主题内容:《公无渡河》通过对一个痴狂者的悲剧命运的描述,展现了一种明知不可能完成却依然要尝试的悲壮精神。诗中的狂夫不顾河水汹涌,执意要过河,最终因为力量悬殊而坠河身亡,妻子的呼喊声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这一情节深刻地揭示了个体在面对巨大困难时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勇气以及最终的无力感。
艺术特色:《公无渡河》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复杂性。首先,它采用了传统的乐府形式,但在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将传统的渡河故事与个人的情感挣扎相结合,形成了独到的艺术效果。其次,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一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且富有节奏感。最后,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如“黄河之水”、“白首狂夫”等,都是极具象征意义的词汇,它们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也加深了诗歌的主题内涵。
《公无渡河》不仅是李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作品,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和李贺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