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夜雨

江面初生一缕阴,霏霏尽作老龙吟。
飘来远屿归帆湿,维向芦花伴宿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沙夜雨》是明代诗人黄德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长沙江面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内心情感的表达。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黄德燝,字贤仲,号霱云。海丰人,明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以擅长书隶草见长,风格遒劲俊逸,深受后世敬仰。晚年时,他还构筑了伊园居别墅,过着读书谈道的生活,被当时人称为伊园先生。
  1. 诗歌原文
    江面初生一缕阴,霏霏尽作老龙吟。
    飘来远屿归帆湿,维向芦花伴宿禽。

  2. 诗歌解析

  • 江面初生一缕阴:描述的是夜晚江面上开始出现一丝阴暗,预示着天气即将转凉或下雨。
  • 霏霏尽作老龙吟:形容细雨如丝般连绵不断,如同老龙在低吟,增添了一种凄迷的氛围。
  • 飘来远屿归帆湿:通过“飘来”一词,表现了雨点的轻盈与迅速,而“归帆湿”则描绘出船只因雨水而变得沉重。
  • 维向芦花伴宿禽:最后一句描写了雨中的芦花和栖息的鸟类,它们共同构成了夜晚的静谧图景。
  1. 诗歌背景
  • 该诗创作于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即明朝末年。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乱世之中,通过这首小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 黄德燝生活在明朝末年的海丰县,他不仅在文学上有造诣,还善书隶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黄德燝的《长沙夜雨》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咏物诗,它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反映时代风貌和展现个人品格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