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楚儒冠映彩衣,生平教育赖慈闱。
十年灯下存丸胆,万卷窗前想断机。
乌哺深恩时有待,鲑珍厚养志无违。
曳裾已遂娱亲乐,白发还看衣锦归。
题彭士扬慈训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彭士扬慈训堂》是明代诗人杨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介绍:
作者简介:杨荣,字勉仁,号默庵,室名静轩,福建建宁府建安(今建瓯)人。作为明初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及内阁首辅,他在历史上与杨士奇和杨溥并称为“三杨”,有“东杨”之称。
诗作原文:楚楚儒冠映綵衣,生平教育赖慈闱。十年灯下存丸胆,万卷窗前想断机。乌哺深恩时有待,鲑珍厚养志无违。曳裾已遂娱亲乐,白发还看衣锦归。
诗句解析:在这首七言绝句中,杨荣通过其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彭士扬及其家人的深厚情感。首两句“楚楚儒冠映綵衣,生平教育赖慈闱”描绘了彭氏家庭儒雅的外表与其背后深厚的家庭教育背景。第三句“十年灯下存丸胆,万卷窗前想断机”表达了他对彭家孩子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辛劳与期望。第四句“乌哺深恩时有待,鲑珍厚养志无违”则是对他个人对彭家的感激之情及对彭家后代的期望。末句“曳裾已遂娱亲乐,白发还看衣锦归”则寄寓了他对彭家子孙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杨荣的《题彭士扬慈训堂》不仅是一首诗文,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及其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