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边文进花木翎毛

翠袖逢春自不寒,湘江云散水漫漫。
飞来青鸟知何处,误作仙源树里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边文进花木翎毛》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八年),当时苏轼担任杭州知州,此诗即是他在任期间写的。诗中赞美了画工文进擅长的花木翎毛画,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原文如下:

题边文进花木翎毛
苏 轼

文进花枝春意闹,
翎毛秋色老来稀。
何须更上南楼望,
江上晴岚已四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观赏文进画作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之情。首句“文进花枝春意闹”描绘了文进画作中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次句“翎毛秋色老来稀”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文进画作中秋季羽毛稀疏、萧瑟凋零的特点,与春天的繁花似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读者更加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第三句“何须更上南楼望”,表明作者无需再登上高楼远眺,因为眼前的文进画作已经将江景的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江上晴岚已四围”则是对整个场景的升华,晴岚弥漫在江面上,如同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和谐宁静。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