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翰林编修龚良器

我忆初年在闾里,于尔严君重交谊。
坐论夜雨碧窗前,醉舞春风落花里。
盟心托好真忘年,往来出入相后先。
情深直拟金兰契,意厚宁如胶漆坚。
一从辞家上天阙,平步云衢依日月。
只今已是三十春,两地相看鬓成雪。
自惭碌碌衰懒馀,君恩未报将何如。
故山迢递隔江海,飞雁不带南来书。
玉堂退直重相忆,几度逢人问消息。
光荣已喜沐恩封,老大偏怜少筋力。
翻思昔日辞家时,尔生数月方孩提。
沧波东去白日逝,门墙桃李皆成蹊。
向来大比属庚戌,喜尔翩然应时出。
策名飞步冠群英,馀子纷纷孰能匹。
词垣三载承宠光,御敕恩颁增焜煌。
银章紫绶贵尊甫,霞帔珠冠荣北堂。
人生际遇有如此,莫遣光阴枉抛弃。
寻常昼锦不足夸,远大勋名且须冀。
由来学问无终穷,好将经史精磨砻。
促装更嘱来京早,摩挲老眼看腾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翰林编修龚良器》是杨荣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龚良器的深厚情谊和对其人生经历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两人自少年时期起的深厚友谊,以及随着时间的流逝,彼此在宦海中的漂泊与变迁。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杨荣:字仲文,明代文学家、诗人,其作品多以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为主,尤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风光。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国家政治的关心以及对民生的关怀。
  1. 诗歌原文
    我忆初年在闾里,于尔严君重交谊。
    坐论夜雨碧窗前,醉舞春风落花里。
    盟心托好真忘年,往来出入相后先。
    情深直拟金兰契,意厚宁如胶漆坚。
    一从辞家上天阙,平步云衢依日月。
    只今已是三十春,两地相看鬓成雪。
    自惭碌碌衰懒馀,君恩未报将何如。
    故山迢递隔江海,飞雁不带南来书。
    玉堂退直重相忆,几度逢人问消息。
    光荣已喜沐恩封,老大偏怜少筋力。
    翻思昔日辞家时,尔生数月方孩提。
    沧波东去白日逝,门墙桃李皆成蹊。
    向来大比属庚戌,喜尔翩然应时出。
    策名飞步冠群英,馀子纷纷孰能匹。
    词垣三载承宠光,御敕恩颁增焜煌。
    银章紫绶贵尊甫,霞帔珠冠荣北堂。
    人生际遇有如此,莫遣光阴枉抛弃。
    寻常昼锦不足誇,远大勋名且须冀。
    由来学问无终穷,好将经史精磨砻。
  2. 诗歌鉴赏
  • 友谊之深厚:诗中“盟心托好真忘年,往来出入相后先”展现了两人超越年龄界限的友谊,彼此如同兄弟一般,互相支持和帮助。
  • 岁月的变迁:从“一从辞家上天阙,平步云衢依日月”到“两地相看鬓成雪”,反映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及其对双方生活的影响。
  • 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多次提及“盟心”“情深”,体现了作者对这份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 对未来的展望:结尾“由来学问无终穷,好将经史精磨砻”显示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展望。
  1. 文化价值
  • 反映时代背景:《寄翰林编修龚良器》不仅是一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看法。
  • 传承文化遗产:作为古代文学的一部分,这首诗通过其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 现代影响
  • 启发现代人的思考:通过对古人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现代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及其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 促进文化交流:此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1. 实用信息
  • 版本介绍:《寄翰林编修龚良器》有多种版本可供选择,包括白话文版本等,方便现代人阅读理解。
  • 阅读建议:由于诗中涉及一些较为深奥的典故和成语,初学者在阅读时可能需要借助注释或译文来更好地理解诗意。

《寄翰林编修龚良器》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诗歌,它还反映了古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对于现代人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传统美德的学习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