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趣轩

问水寻山路已赊,小园日步趣偏嘉。
携琴径造因看竹,载酒频过为赏花。
金谷芳菲成寂寞,钱塘风景号繁华。
凭君莫起柴桑念,四海于今是一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成趣轩》是明代诗人邓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介绍
  • 邓林,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他的生平和创作活动都反映了明代的文化背景和文人的生活态度。邓林的作品多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1. 诗歌原文
    问水寻山路已赊,小园日步趣偏嘉。
    携琴径造因看竹,载酒频过为赏花。
    金谷芳菲成寂寞,钱塘风景号繁华。
    凭君莫起柴桑念,四海于今是一家。

  2. 诗歌解析

  • 艺术特色:《成趣轩》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园林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以及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诗中的“小园日步趣偏嘉”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小园中漫步的情景,体现了一种闲适和愉悦的情感。
  • 情感表达: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流露出一股宁静、淡泊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 历史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邓林的《成趣轩》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展示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世研究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成趣轩》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了解明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文献。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