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节幽芳夹翠屏,相看风韵喜同情。
蒹葭倚玉从来有,荆棘何妨一处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劲节幽芳夹翠屏,相看风韵喜同情。
蒹葭倚玉从来有,荆棘何妨一处生。
邓林的《荆兰竹石》是一首描绘竹子、兰花和石头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和审美体验。《荆兰竹石》不仅体现了邓林深厚的文化素养,还揭示了其对于自然界独特情感的认同。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诗歌原文及翻译:《荆兰竹石》原文如下:“劲节幽芳夹翠屏,相看风韵喜同情。蒹葭倚玉从来有,荆棘何妨一处生。”诗中的“劲节幽芳”描绘了竹子挺拔坚韧且芳香四溢的特性。“蒹葭倚玉”则形象地描述了兰花如玉般清雅高洁的特质,两者相映成趣。“荆棘何妨一处生”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即使是荆棘丛生的环境也能与兰花和谐共存。
艺术风格:
邓林的《荆兰竹石》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更是邓林本人情感世界和哲学思想的深刻反映。通过这首诗,可以领略到邓林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