儗题瀛洲夜宴图

济济衣冠十八人,同僚气谊霭相亲。
莲花漏转铜壶夕,竹叶香浮宝瓮春。
蜡炬摇红风力浅,翠帷生白月华新。
燕娱未许成沉醉,有约明朝觐紫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儗题瀛洲夜宴图》是明代诗人郑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郑真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郑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他在洪武四年中举人,后来官至广信教授。他与兄长和弟弟因文学成就著称,并著有《荥阳外史集》等著作。郑真不仅擅长经学,还取诸家格言编为集传集说集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2. 诗歌原文:《儗题瀛洲夜宴图》的原文如下:
    济济衣冠十八人,同僚气谊蔼相亲。
    莲花漏转铜壶夕,竹叶香浮宝瓮春。
    蜡炬摇红风力浅,翠帷生白月华新。
    燕娱未许成沈醉,有约明朝觐紫宸。
  3. 主题内容: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明丽而庄重的画面,十八位身着华丽服饰的同僚齐聚一堂,气氛融洽。诗中通过“莲花漏转铜壶夕”和“竹叶香浮宝瓮春”两句展现了夜晚宴会的氛围,同时“有约明朝觐紫宸”暗示了未来的重要使命或会议。
  4. 艺术特色:《儗题瀛洲夜宴图》在艺术上表现出了郑真的独特审美和精湛技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天风杂沓送鸣珂”、“蜡炬摇红风力浅”等,这些细节描绘了宴会中的热闹场景和微妙情感。

《儗题瀛洲夜宴图》不仅是郑真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能领略到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礼仪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