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玉山董县丞

蝉联华胄本江都,三策天人百世余。
对竹风声来衽席,哦松日影过阶除。
当筵爱饮杯中物,成案宁辞纸尾书。
笑我山居同浙水,少微星动夜床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玉山董县丞》是明代诗人郑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郑真作为文学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景观、人生态度以及个人志趣的独到见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人生平:郑真是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至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著有《荥阳外史集》等作品。

  2. 诗歌原文:蝉联华胄本江都,三策天人百世余。对竹风声来衽席,哦松日影过阶除。当筵爱饮杯中物,成案宁辞纸尾书。笑我山居同浙水,少微星动夜床虚。

  3. 艺术特色:郑真的诗歌以典雅工整著称,此诗体现了他的这一风格特点。全诗在形式上规整严谨,音韵和谐;内容上则富有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生活的淡然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4. 文化价值:《寄玉山董县丞》不仅是郑真诗歌创作的代表,更是明代诗歌文化的缩影。它不仅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儒雅风骨和深邃思想,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明代诗歌艺术的重要材料。

《寄玉山董县丞》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郑真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化特点。通过阅读这首诗,人们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艺术,还能从中体会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