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田州故城

河外军藩麦秀中,唐兵昔数朔方雄。
韩公北辑三城路,至德中兴一旅功。
番刻劲销春藓碧,汉花秾映寺门红。
高云不罩田州塔,水鹤归巢戛暮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田州故城》是明代诗人齐之鸾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历史的怀念与哀思。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背景:

  1. 作者介绍
  • 齐之鸾:明朝诗人,字瑞卿,号蓉川,出生于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他于正德六年中进士,随后在刑科给事中、兵科左给事中等职位上有所建树。后来因参与平定宁王之乱而遭人非议,最终被贬为崇德丞。
  1. 诗作原文
  •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州城的景色和历史背景,传达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以及对边疆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中写道:“河外军藩麦秀中,唐兵昔数朔方雄。韩公北辑三城路,至德中兴一旅功。”这些诗句不仅描述了地理位置,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1. 作品赏析
  • 文化价值:该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明代边塞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诗中的“河外军藩”指的是明代西北边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国家安定的期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
  • 艺术成就:从文学角度来看,齐之鸾的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能够很好地抓住读者的情感共鸣。
  1. 创作背景
  • 社会环境:明朝时期,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边疆战事频发,诗人身处乱世,对国家安危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感悟力。
  • 个人经历:齐之鸾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他在政治风波中多次遭遇打击。这种经历使得他的诗歌更加具有深沉的现实主义色彩。
  • 历史影响:作为明代的诗人,齐之鸾的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也在后世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1. 历史意义
  • 历史见证:《过田州故城》作为文学作品,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它记录了明代边疆的历史变迁和民族关系,为我们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 文化传承:通过对齐之鸾诗歌的研究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深厚底蕴。
  • 历史教训:诗中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切,提醒后人不忘国仇家恨,珍惜和平,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过田州故城》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遗产。它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的记忆,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崇高理想。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艺术才华,还可以从中汲取历史的营养,思考现代社会的发展道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