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衔命辽阳日,万里家山拥传过。
玄菟郡中驰驷牡,白鹅潭畔赋骊歌。
彤云晓仗瞻丹扆,紫陌秋声散玉珂。
关下若逢鸳鹭侣,子公消息近如何。
送胡北部辽使还朝兼寄崔工部唐国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送胡北部辽使还朝兼寄崔工部唐国子》是明代郑学醇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通过描绘辽阳的壮丽景色和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传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
郑学醇作为明代的诗人,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风貌。通过对辽阳这一地点的描写,诗中不仅展现了辽阳的自然美景,如玄菟郡中的驰驷牡和白鹅潭畔的骊歌,也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边陲之地的关心与忧虑。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深度。
从文学价值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送胡北部辽使还朝兼寄崔工部唐国子》的原文简洁明了,用词精准,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和意境。例如,“使君衔命辽阳日”一句,既表现了使者的职责使命,又透露出对使者安危的深切关怀。这种语言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力量感和感染力,体现了郑学醇高超的诗歌表达能力。
从思想内容来看,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明朝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因素。郑学醇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也可能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和祝愿。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描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的表现。
《送胡北部辽使还朝兼寄崔工部唐国子》是明代一位诗人郑学醇创作的一首极具影响力的古诗。通过对辽阳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表达,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明代社会、文化及历史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