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晓行

暝发新昌县,晨临赤土隈。
秋花随地有,渚雁与云来。
杂树炊烟出,前泾山照回。
忽闻歌伐木,行路兴悠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新昌县晓行》是明代诗人郑善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介绍: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明代福建闽县人,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因政治原因弃官归隐。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变迁和个人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造就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 诗歌原文:暝发新昌县,晨临赤土隈。秋花随地有,渚雁与云来。杂树炊烟出,前泾山照回。忽闻歌伐木,行路兴悠哉。
  3. 诗歌鉴赏: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清晨的新昌县景色。首联“暝发新昌县,晨临赤土隈”描绘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出发,早晨到达赤土山的情景。颔联“秋花随地有,渚雁与云来”则细腻地描绘了秋天的花和飞翔的雁。颈联“杂树炊烟出,前泾山照回”表现了炊烟袅袅升起,山川美景倒映其中的景象。尾联“忽闻歌伐木,行路兴悠哉”则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情趣,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4. 写作背景:郑善夫的这首作品创作于其归隐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郑善夫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5. 文化价值:《新昌县晓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的方式。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郑善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新昌县晓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