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钵

井花出辘轳,清彻静无滓。
洗钵贮空明,置之白石几。
澄心想天一,至味乃无味。
□洞可降龙,渊默堪洗耳。
门前红尘满,问君何能尔。
臣门虽近市,臣心乃如水。
世路多风波,吾以观其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泉钵》是明代诗人邓云霄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邓云霄,字玄度,明广东东莞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仕至广西布政使参政。
  • 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感悟。《清泉钵》便是其中的代表,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1. 诗作原文
    井花出辘轳,
    清彻静无滓。
    洗钵贮空明,
    置之白石几。
    澄心想天一,
    至味乃无味。
    洞可降龙,
    渊默堪洗耳。
    门前红尘满,
    问君何能尔。
    臣门虽近市,
    臣心乃如水。

  2. 诗作赏析

  • 主题思想:《清泉钵》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纷扰、寻求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清泉的清澈和泉水钵的洁净,象征了诗人心灵的纯净与高尚。
  • 艺术特色:全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深刻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特别是“至味乃无味”一句,更是对生活哲理的一种深刻反思和领悟。
  1. 文学价值
  • 作为明代的诗人,邓云霄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清泉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审视人生、思考生命的方式,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
  1. 文化影响
  • 邓云霄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其影响力也延续至今。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对他的作品进行研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意涵和历史背景,使得《清泉钵》这一传统诗歌得以在现代仍具有生命力。
  • 通过《清泉钵》等作品,可以窥见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对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清泉钵》是邓云霄在明代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诗作。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明代文人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魅力,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