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矶怪石欲飞舞,绝壁去天才尺五。神工鬼斧巧镵削,突兀恐干天帝怒。
骞头奋翼何太奇,为与京畿作门户。上攀阊阖锁,下俯冯夷宫,吞江吸汉受朝宗。
盘回王气在其中,龙楼凤阁常郁葱。周家廷后存镐丰,闾阎扑地绮罗丛。
岁岁良辰集此地,舟车水陆交奔冲。我辈来游值胜会,倾都士女狂如醉。
毂击肩摩十丈尘,金钿委地琼瑶碎。有美人兮青翰舟,锦帆绣幄当中流。
征歌更鼓湘灵瑟,拾翠还过杜若洲。万人流盼千人羡,玉质波光净如练。
不信瑶台月下逢,谁云洛浦今能见。鸳鸯鸿雁各有偶,笑杀旁人浪回眷。
须臾填隘不可驻,揽衣直上悬崖去。飞阁临江挂彩虹,危亭逼汉蹑罡风。
俯观下界如屯蜂,妍媸贵贱虽不同,百年瞬息皆成空。
君看矶畔东流水,流尽英雄还不止。黄旗紫盖黯无光,玉树金莲亦枯死。
六代兴亡似奕棋,到今时事转堪悲。清谈已落晋人吻,植党尤仍宋代非。
图里流民空有骨,关前塞卒苦无衣。立马不闻鸣彩仗,神龙还见卧遥闱。
咫尺重阍不可叫,忧时雪涕舒长啸。补天难展女娲手,避地终随子陵钓。
五噫歌残出汉关,桃源深处水潺潺。可怜矶上遨游者,尚在醺醺醉梦间。
燕矶醉游歌
介绍
《燕矶醉游歌》是明末著名文学家、艺术家邓云霄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诗歌。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燕矶风景的文学作品,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艺术价值。
从内容上来看,《燕矶醉游歌》通过对燕矶的壮丽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赞美。诗中的“神工鬼斧巧镵削,突兀恐干天帝怒”等句子,形象地表达了燕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雄伟的自然景观,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与心灵上的洗礼。
从艺术风格上来说,邓云霄擅长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燕矶醉游歌》中“骞头奋翼何太奇,为与京畿作门户”的句子,不仅赞美了燕矶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邓云霄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诗中的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律感,读来让人如临其境,仿佛可以感受到诗人笔下的燕矶之美。
从思想内涵上分析,《燕矶醉游歌》不仅仅是一篇单纯的山水游记,它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寓意。诗中所表达的“流尽英雄还不止”等句子,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对美好景物的歌颂,也体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追求。《燕矶醉游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越现实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情感。
从社会影响来看,《燕矶醉游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明代文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共同追求的体现,同时也是明代社会风俗、文化氛围的反映。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明代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倾向,以及他们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从研究角度来看,《燕矶醉游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艺术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这首诗仍然被广泛传颂和研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燕矶醉游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现明代文人风采和艺术追求的画卷。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