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扶胥口,洪波万里长。蓬壶东望近,隔岸即扶桑。
扶桑高拂天门晓,天鸡唤起圆罗耀。缥缈仙人驾六螭,曈昽瑞霭翔三鸟。
此日东皇弄早曦,条风佳气转春姿。钟山散彩收龙烛,若木擎枝度郁仪。
辉射露盘偏泛滥,光浮兰砌更逶迤。君家箫鼓喧春昼,麟驭鸾旌相辐辏。
红日高翻彩袖明,白云低绕银璈奏。白云红日共澄鲜,野马轻飞洞里天。
已命羲如徐按辔,何须夸父急扬鞭。棋残柯烂不知午,桃熟椿芳正上筵。
筵前恍坐壶公境,把酒负暄醺又醒。起视松阴偃盖平,渐看花影笼阶静。
松阴花影久徘徊,春日如年引寿杯。自缘两珥承轮驻,不为单戈叱驭回。
语燕流莺能缓唱,景圭昼漏莫相催。仙翁春酒宜长日,仙郎昼锦还依膝。
鹤发犀鞶色映新,中台南极拥金轮。羡君爱日承欢暇,更长作安捧日人。
赋得春日迟迟篇为梁封君年伯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春日迟迟篇为梁封君年伯寿》是明代诗人邓云霄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梁封君年伯的寿词赞颂之情。
从诗中可以看出,“南海扶胥口,洪波万里长”这两句描绘了南海扶胥口的壮阔景象,通过“洪波万里长”展现了海天一色、波涛汹涌的壮观图景。这样的描写不仅营造了一个宏大的空间背景,也为后文的抒情铺垫了情感基调。接下来,“蓬壶东望近,隔岸即扶桑”则转向了具体的地理描述,通过“蓬壶东望近”引出了东方的扶桑,暗示了一种向往与追求。“隔岸即扶桑”,则巧妙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的扶桑,给人以遐想的空间。
诗中的“扶桑高拂天门晓,天鸡唤起圆罗耀”进一步描绘了扶桑的形象,将其与天门、圆罗相结合,赋予了扶桑以神话色彩。这种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想象空间,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此日东皇弄早曦,条风佳气转春姿。”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绘,通过对春风、阳光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春天到来时的生机与活力。
在整首诗的结尾部分,“仙翁春酒宜长日,仙郎昼锦还依膝”两句,则通过对神仙般生活的赞美,传达了对梁封君年伯寿辰的美好祝愿。这不仅展现了诗歌的浪漫情怀,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赋得春日迟迟篇为梁封君年伯寿》不仅是一首表达美好祝愿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邓云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化的世界,使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