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茅道中

世路应愁绝,胡为来此哉。
崄巇崖畔度,窈窕壑中回。
仰面青天小,低头黄雾来。
艰危向衰老,不觉此心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茅道中》是明代赵完璧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张茅道中》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体验,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社会的面貌及文人的生活状态。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
  • 诗句原文:世路应愁绝,胡为来此哉。崄巇崖畔度,窈窕壑中回。仰面青天小,低头黄雾来。艰危向衰老,不觉此心灰。
  • 翻译:世间的道路本该充满忧愁,为何要来到这里呢?在险峻的山崖旁行走,迂回曲折;在深邃的山谷间穿行,低头只见黄色的云雾飘来。年岁渐长,难免感到人生艰难,内心渐渐失去了斗志。
  1. 作者介绍
  • 赵完璧:明代诗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他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工于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他的诗歌以自然流畅、情感真挚著称,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与感悟。
  1. 作品背景
  • 历史时期:明代,一个政治较为稳定,经济和文化相对繁荣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活跃,诗歌、小说等文学形式都有了显著的发展。
  • 社会环境: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结构和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同时,由于封建统治的加强和官僚机构的僵化,也出现了一些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这些因素都间接地影响了文人的思想情感和创作内容。

《张茅道中》不仅是明代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更是了解明朝社会风情和文化背景的重要窗口。通过阅读和分析这样的文学作品,不仅能体会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可以从中获得对今天生活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