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淮安道中

春日迟迟古道赊,东风游子倦尘沙。
方塘水暖鸳鸯睡,平浦烟消鸿雁斜。
满眼青山非故国,一鞭羸马去谁家。
赋诗饮酒天涯兴,莫遣离愁老岁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淮安道中》是明代赵完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作者在古道上的感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赵完璧,明代诗人,其生平和创作背景不详。《春日淮安道中》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2. 诗歌原文:春日迟迟古道赊,东风游子倦尘沙。方塘水暖鸳鸯睡,平浦烟消鸿雁斜。满眼青山非故国,一鞭羸马去谁家。赋诗饮酒天涯兴,莫遣离愁老岁华。
  3. 诗歌赏析:《春日淮安道中》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首句“春日迟迟古道赊”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春日温暖而漫长,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接着,诗人通过“东风游子倦尘沙”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尘世的疲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4. 文化价值:《春日淮安道中》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对于研究明代文学、历史以及地方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了解《春日淮安道中》不仅能让人感受到诗歌本身的魅力,还能从中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韵味和美学精神,进一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春日淮安道中》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颂扬,也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表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