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残腊久雪

穷阴晦朔雪毿毿,残腊严凝冷不堪。
万里杨花飞漠北,千峰玉笋换江南。
画檐琼箸清联阁,古砚玄冰暗透函。
羔袖龙钟无那老,月明长夜酒杯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盐城残腊久雪》是明代诗人赵完璧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分析:

  1. 作者介绍
  • 赵完璧:明山东胶州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他是一位工于诗作的文人,以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著称。《盐城残腊久雪》是其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风格。
  1. 诗歌内容
  • 描写景象:诗人通过“穷阴晦朔雪毵毵”一句,描绘了一幅严凝冷冽的冬日景象,展现了冬天特有的寒冷与萧瑟。而“万里杨花飞漠北”,则表达了雪花飘落至远方,覆盖了辽阔的北方大地的画面。
  • 自然与人文的对比:诗中“千峰玉笋换江南”与“画檐琼箸清联阁”两句,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人间的温馨。前者强调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化,后者则是室内外的和谐与安逸。
  • 生活情趣:“羔袖龙钟无那老”,反映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虽有年岁增长,但在美好月夜中,仍能享受饮酒作乐的乐趣,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自在。
  1.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盐城残腊久雪》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雪毵毵”、“杨花飞漠北”等,都极具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
  • 语言的精炼: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如“穷阴晦朔雪毵毵”中的“穷阴晦朔”不仅形容天气,更暗含岁月流转之意;“古砚玄冰暗透函”中的“古砚玄冰”则用典贴切,增添了诗句的文化内涵。
  • 情感的深沉:虽然表面上看似平淡,但诗中蕴含的情感却深沉且复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文化意义
  • 反映历史背景: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明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诗人身处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他们的诗词作品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时代的缩影和历史的见证。
  • 传承文学价值:《盐城残腊久雪》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研究明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后人学习古代诗歌提供了范本。
  1. 赏析角度
  • 艺术鉴赏:可以从诗歌的音韵、对仗、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体会诗人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冬日的严寒与美丽。
  • 文化研究:深入分析诗歌中的典故、象征等元素,探讨它们在当时社会中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情感共鸣: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引发人们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盐城残腊久雪》不仅是一首表达冬日景色的诗篇,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历史记忆的体现。通过对它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