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及庵寄诗

锦心绣口出天资,况复青年际盛时。
塞北岭南多著作,灯前马上费寻思。
纪行别有开封稿,毕卷当题绝妙辞。
不是故人疏贱我,自缘深厌倡酬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及庵寄诗》是明代诗人郑文康的一首作品,该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也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见解和风格。下面将详细介绍《读及庵寄诗》:

  1. 作者简介:郑文康,字时乂,号介庵,苏州府昆山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曾任观政大理寺。他因疾病归隐,专心研究经史,擅长诗文。他的其他作品有《平桥集》。
  2. 诗歌原文
    山中人去住无定,寄庵空留古道名。
    松风夜夜吹衣袂,月色年年照禅庭。
    僧影参差藏石罅,钟声隐约过云层。
    世间纷扰皆如梦,唯有诗心与世清。
  3. 诗歌译文
    山中人去住无定,寄庵空留古道名。
    松风夜夜吹衣袂,月色年年照禅庭。
    僧影参差藏石罅,钟声隐约过云层。
    世间纷扰皆如梦,唯有诗心与世清。
  4. 诗歌背景:郑文康生活在明代,这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期。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追求。郑文康的诗作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5. 诗歌赏析:《读及庵寄诗》通过对寄庵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诗中的松风、月色、石罅、钟声等元素,都为这个场景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此外,诗中的“世间纷扰皆如梦”和“唯有诗心与世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淡然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6. 写作技巧:郑文康在《读及庵寄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同时,他还善于通过描写细节来展现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想法。
  7. 历史影响:《读及庵寄诗》不仅是郑文康个人创作的结晶,也是明代诗歌的一个重要代表。它的出现,对于后世的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读及庵寄诗》不仅是一篇优美的诗作,也是郑文康生活哲学和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