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篇

徂徕之山山有灵,四时秀气阴冥冥。
中产古松高百尺,头角怪异非凡形。
逢时开花吐香雪,一寸坚心一方铁。
严霜烈日不改颜,风雨惟闻声激切。
梦中肯上丁公腹,浪游之封徒自辱。
养成良药在深根,要与苍生济茕独。
平生知己独此君,此君乃是虚心人。
直节略施何晏粉,清标不污元规尘。
般倕伶伦俱未来,相逢尽说非良材。
谁知老天有深意,暗施雨露加滋培。
一朝使者轺车动,有司取赴明廷贡。
自缘生长草莱中,不是朝家迟尔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松竹篇》是明代郑文康创作的一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对这首诗作进一步的分析:

  1. 诗歌背景:郑文康生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字时义,号介庵,昆山人。他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中进士,曾任观政大理寺等职。因父亲病重,他辞官回乡后,居昆山平桥东春和坊教授生徒。他以教书度日,直至五十三岁去世。

  2. 诗歌内容分析:诗的首句“徂徕之山山有灵”描绘了徂徕山的自然景观及其灵秀之气,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而神秘的基调。随后,诗句“四时秀气阴冥冥”通过四季变化的描写,表现了松竹的坚韧不拔与永恒之美。接着,“中产古松高百尺”,不仅强调了松树的高耸入云,也象征着诗人对高尚节操的追求。“逢时开花吐香雪”则形容松竹在特定时节绽放,如雪般的洁白花絮,增添了诗中的生动性和诗意美。最后,“一寸坚心一方铁”和“严霜烈日不改颜,风雨惟闻声激切”两句表达了松竹面对恶劣环境的坚强不屈,即使严霜烈日亦不改其颜色,风雨中更显其声音的激越和坚定,这种精神成为后人颂扬的对象。“梦中肯上丁公腹”可能是指松竹能够吸取养分并生长,如同人体需要饮食一样,体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存。结尾的“养成良药在深根”,意味着松竹的生长不仅美化环境,同时也具有实用价值。全诗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松竹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于正直、坚持和自然的崇高追求。

《松竹篇》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和人格理想的诗歌,它还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欣赏古代文人的才情和智慧,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生命和自然的新的理解与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