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今夜寒,郎且江边住。
拂晓上楼看,郎船不知处。
江头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头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词,由宋代诗人辛弃疾所作。该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春,辛弃疾自豫章赴行在临安途中,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词通过描绘江上风波与人间道路的艰难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功名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词中的“且加餐”源自《古诗十九首》中的“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这不仅是一句劝勉的话语,也是辛弃疾对于无法实现报国壮志的一种自嘲。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他对现实无奈的感叹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辛弃疾在词中提到的“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局势,也隐喻了他自己在政治上的挫折与困境。他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
辛弃疾在《江头别》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衬托出人世间的复杂与不易。他写到“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更是对自己境遇的深刻反思。
辛弃疾在创作此词时,正值其仕途经历几番挫折。他的这种经历使得他对国家的未来和自身的未来都充满了担忧。他通过对“浮天水送无穷”的自然景观描述,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江头别》不仅是辛弃疾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其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遇的集中反映。通过对这首词的解读,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辛弃疾的思想感情,也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