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迹何妨木石居,幽栖时亦爱吾庐。
客从蓬户题凡鸟,人在松窗辨鲁鱼。
杞菊径荒成独往,草茅路长莫教锄。
春深雨过苔痕滑,免顾梁王雪后车。
小筑落成喜外杜门次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筑落成喜外杜门次韵》是明代诗人刘祖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作品不仅是刘祖满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表达,更是其生活哲学和艺术态度的反映。
诗中“混迹何妨木石居,幽栖时亦爱吾庐”表达了刘祖满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他宁愿隐居于自然之中,不愿与世俗纠缠。这种态度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即人们不应被物质欲望和社会压力所困扰,而应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诗句“客从蓬户题凡鸟,人在松窗辨鲁鱼”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简陋的住所接待来访的客人,用竹制的窗户分辨出寻常的飞鸟和珍贵的鱼类。这一比喻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杞菊径荒成独往,草茅路长莫教锄”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的人生态度。诗人不贪图富贵和权位,而是选择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方式,这在当今社会中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鼓励人们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而非物质上的奢华。
“春深雨过苔痕滑,免顾梁王雪后车”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他宁愿在自然的怀抱中度过每一个宁静的春日,也不愿意去关注那些繁华背后的虚名与实利。
《小筑落成喜外杜门次韵》不仅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感悟的诗歌,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它启示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应当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不被物质欲望和社会压力所左右,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